《中国的自然环境——河流》思维导图思维导图《中国的河流》关于河流的重要概念1、水系定义:河流沿途接纳众多支流,并形成复杂的干支流网络系统。影响水系形态的主导因素:地形地貌。代表地貌与水系,1)黄土高原:河网密度、树枝状水系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;2)四川盆地:向心水系与盆地地形;3)横断山区:南北状排列河流和平行状山脉水系形状和自然灾害:1)扇形水系:
《中国的自然环境——河流》思维导图

思维导图《中国的河流》
关于河流的重要概念
1、水系
定义:河流沿途接纳众多支流,并形成复杂的干支流网络系统。
影响水系形态的主导因素:地形地貌。代表地貌与水系,1)黄土高原:河网密度、树枝状水系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;2)四川盆地:向心水系与盆地地形;3)横断山区:南北状排列河流和平行状山脉
水系形状和自然灾害:1)扇形水系:水流汇集,容易成洪涝;2)南北对称水系(如长江):正常年份,可以错开洪峰;异常年份,容易同时到达形成洪峰;3)东西对称水系(如黄河):容易成洪涝。
2、流域
定义:河流和水系在地面的集水区。

我国的河流流域划分
3、水文特征
定义:河流在水量、水位、流量、流速、汛期和枯水期、含沙量、结冰期等方面的特征
河流的分类
按注入地:1、内流河,注入内陆湖泊或沼泽,或因渗透、蒸发而消失于荒漠中;2、外流河,注入海洋。
按径流季节变化:1、常流河,一年四季有水;2、季节河:只有某些季节有水。
内流区和外流区、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原因
中国外流与内流区域的界线大致是:北段大体沿着大兴安岭—阴山—贺兰山—祁连山(东部)一线,南段比较接近于200毫米的年等降水量线(巴颜喀拉山—冈底斯山)内外流区界线的东南部是外流区域,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/3,河流水量占全国河流总水量的95%以上,内流区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/3,但是河流总水量还不到全国河流总水量的5%。

内外流区域
我国外流河的共同水文特征和成因
夏季风盛行,水量大,水位上涨,形成汛期;冬季风盛行,水量小,水位下降,形成枯水期。
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差异及原因
东北地区:水量丰富、因为流经湿润半湿润地区;汛期较短,因化冰和夏季降雨形成春汛、夏汛;含沙量少、因为植被茂密;结冰期长,因为纬度高,位于寒温带、中温带。
秦岭–淮河以北:水量较小、因为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;汛期较短、因为雨季短;含沙量大,因为植被少,水土流失严重;结冰期短,因为位于暖温带。
秦岭-淮河以南:水量丰富,因为降水量大,流经湿润地区;汛期长,因为雨季长;含沙量少,因为流域内植被好;无结冰期,因为地处亚热带,冬季均温在0°C以上。
我国内流河水文特征
西北内陆:水源补给主要靠高山融水和山地降水;多数为季节性河流,夏季为丰水期,其他季节水量少,甚至断流;一般流程不长,因为蒸发、下渗、灌溉用水多。(如塔里木河、黑河等)。生态问题:下游河段来水量锐减,河流干涸断流,土地撂荒甚至严重沙化,生态环境恶化
我国河流的基本特点

我国的河流水系
1、河流众多
流域面积超过1000km2以上的河流有1500多条。长江、黄河、松花江-黑龙江、珠江、辽河、海河、淮河是我国的七大水系。
2、水量丰富
河流年径流量大2.7亿m3,仅次于巴西、俄罗斯,居世界第三位。
3、水能蕴藏量极大
水力资源蕴藏量达6.8亿千瓦,居世界首位。
4、主要发源于中西部的高原山地,流向丰富;东部、东南和南部丘陵地带拥有众多独流入海的流程较短的河流
我国大河主要发源于青藏高原(号称“中华水塔”),注入太平洋最多,还有西南注入印度洋的怒江、雅鲁藏布江、狮泉河、西北注入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,以及西北的各条内流河。
5、国际河流众多
鸭绿江、图们江、黑龙江及支流乌苏里江、北仑河是我国的主要界河。
澜沧江出境后称为澜沧江(东南亚);怒江出境后称为萨尔温江(缅甸);元江出境后称为红河(越南);雅鲁藏布江出境后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(印度、孟加拉国);额尔齐斯河出境后汇入鄂毕河(俄罗斯),伊犁河出境后注入巴尔喀什湖(哈萨克斯坦)。
6、建设众多的人工运河沟通各大水系
京杭大运河是世界最长的人工河,长1800米,经过京、津、冀、鲁、苏、浙6个省市,贯通了海河、黄河、淮河、长江、钱塘江五大水系。灵渠沟通了珠江和长江水系。
创业项目群,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,添加 微信:niuben22 备注:小项目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huanmi.vip/6046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