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”·九江:镇水抗敌,坚守百年的奇楼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”·九江\讲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·九江的故事\「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”·九江」第七期望锁江楼感受九江魅力一浪抱孤城走,天低九派流“百荻波光当岸绕,黄梅山色过江来”锁江楼在2013年被公布为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”。其位于长江之滨,九江市东北隅,主要由锁江楼、文
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”·九江:镇水抗敌,坚守百年的奇楼
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”·九江
\ 讲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·九江的故事\
「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”· 九江 」
第七期望锁江楼
感受九江魅力
一
浪抱孤城走,天低九派流
“百荻波光当岸绕,黄梅山色过江来”
锁江楼在2013年被公布为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”。其位于长江之滨,九江市东北隅,主要由锁江楼、文峰塔(回龙塔)以及入口“紫气东来”门楼与出口“锁江塔影”门楼四座建筑组成。
锁江楼初建时叫江天锁钥楼,高三层,周围铸有四条铁牛。青甍黛瓦,四面回廊,古朴庄重;飞檐翘角,气势非凡。
锁江楼塔,名曰文峰塔或回龙塔,高25.6米,塔体六面七级,六角尖顶,斗拱牙檐,古朴挺拔,伟岸气昂。底层青石砌筑,塔门向西。翼角皆凿有一孔,以系铃铎,时而江风吹来,铃声叮铃悦耳。塔内原有木梯,沿梯盘上,登临顶端,极目环顾。仰观蓝空蔚媚,俯看碧江波粼,南视古城幽雅,北瞰远山渺黛,湖北黄梅县小池镇景色依稀可见,尽收眼底。正如古诗所云:“百荻波光当岸绕,黄梅山色过江来”。近观,浪花翻滚,回流万转,江风扑面而来,令人心旷神怡。
二
“锁江楼”的历史回廊
屡兴屡废,屡废屡兴
图片:网络
锁江楼历经了四百多年的变迁,可谓“身世坎坷”。明万历十三年,九江郡守吴秀等筹集民间款项,汇集高师名匠,历时18年,修锁江楼和锁江楼宝塔于石矶上,并铸铁牛四条护卫。为的是镇锁蛟龙,消灾免患,永保太平,与配阁、轩组成一体,相映异彩,后却数逢凄风苦雨,屡遭劫难。
四条铁牛虽围住楼、塔,可并没有把孳龙锁住。明万历三十四年(公元1606年)深夜,九江发生地震,是时狂风大作,暴雨倾盆,江水掀起七、八丈之高,江边岩基石崩溃,锁江楼及两条铁牛坠入江中,唯锁江楼塔和另两条铁牛幸存。
清乾隆嘉庆年间,锁江楼和塔虽经重建和维修,还增建了看鱼轩。但在清咸丰三年(公元1853年),太平军与清军在九江激战,楼塔与两条铁牛遭炮火,铁牛与楼又一次被毁,唯锁江楼塔仍像巨人一样孑然屹立于长江边的回龙矶上。
头上风云变幻,脚下波涛翻腾。锁江楼塔经风雨侵蚀,战乱洗礼,地震摇撼,仍自岿然耸立。它那挺拔的雄姿,多么像英勇不屈的九江人民啊!
三
塔影锁江 傲然屹立
长江江畔寻诗情,锁江塔上洒才流
题锁江楼
清·李尚清
楚水沅漭渐入吴,层楼重影塔峰孤。
凭栏目送时千里,不知长江锁住无?
题锁江楼
凌空一塔耸吴头,问是江防第几楼。
守土金牛浑不见,沉渊铁锁可仍留。
激流岂是英雄泪,废垒长消往昔愁。
天坠桥横又一处,今朝儿女足风流。
题锁江楼
回龙矶上锁江楼,九派东流眼底收。
镇孽驱邪神自若,巍然耸立怒涛头。
锁江楼
巍峨矗立镇长江,尽览洪流汇海洋。
一派威仪堤上守,六棱倒影水中防。
惊涛骇浪扬帆过,铁轨钢桥渡列忙。
宝塔无凭排堑险,聚民智慧锁妖降。
(文旅集团供稿)
创业项目群,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,添加 微信:niuben22 备注:小项目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huanmi.vip/5984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