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籴(和籴是什么意思)

和籴是指什么?

??北宋时,河东路十三个 府、州、军两税额为三十九万余石,和籴额竟达八十二万余石,而籴本不断 减克,似有实无。宋局宗赵构时,四川税粮一*石,承担和余一^石,谓之对 籴。宋孝宗赵眘时,曾令两浙、江东路,有田一万亩,要承担和籴两千五百 石。南宋后期,民间和籴负担尤重,常熟县(今江苏常熟市)秋税为七万余 石,而和籴额却多至三十万石,少亦不下十四五万石。

俗语百里不贩樵,千里不贩籴指的是什么?

百里不贩樵,千里不贩籴 不

去百里以外贩柴,不去千里以外贩粮。指 运输费用过高就无利可图。泛指不做无利 可图或得不偿失的事情。贩:买进卖出。 樵

:柴草。籴

:买进(谷物)。 出处:《史记?货殖列传》:“读曰:‘百里不贩 樵,千里不贩籴。’居之一岁,种之以谷;十 岁,树之以木;百岁,来之以德。”

创业项目群,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,添加 微信:niuben22  备注:小项目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huanmi.vip/1569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