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声与叠韵有哪些区别?
双声,指两个字声母相同的现象,如珍珠、鸳鸯、蒹葭、綴姑等;叠韵,也作“迭韵”,指两个字韵母相同的现象,如崆峒、滴沥、窈窕、昆仑等。在南北朝时期人们已经在诗文创作中对双声和叠韵进行自觉的运用,以追求语言上一种特别的美感。刘勰在《文心雕龙?声律》中说:“双声隔字而每舛,叠韵杂句而必睽。”讲的就是双声和叠韵的运用规律。清代李汝珍在《李氏音鉴》中对双声和叠韵作了明确的定义:“双声者,两字同归一母,叠韵者,两字同归一韵也。”“母”,就是声母;“韵”,就是韵母。双声和叠韵的现象在古代汉语特别是古典韵文中大量存在,只是因为语音的转变,用现代字音读起来很多已经不是双声或者叠韵了。
双声与叠韵各指什么?
指两个汉字的声母相同。如普通话“大地”是双声,两个字的声母都是d。两个字是不是双 声,不同方言区或不同时代的人认识并不完全一样。如闽南方言“农林”、“无面”(闽南话“没趣
儿”)都是双声,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则不是双声。又如“五牛”两个字,从《广韵》音系看,五,疑 古切;牛,语求切,是双声,但在现代汉语普通话则不是双声。
双声常常与叠韵连说。较早为双声叠韵下定义的是清代李汝珍(约1763?约1828年)。 他在音鉴中说:“双声者,两字同归一母,叠韵者,两字同归一韵也。”而双声叠韵的实际运用早
在南北朝时期就开始了。《文心雕龙?声律》双声隔字而每舛,叠韵杂句而必睽。”可见,在那时候双声叠韵即已被文人认识到了。
叠韵是汉语音韵学中的一个术语。它是指两个韵腹和韵尾相同的字所组成的词。例如“荒 唐”、“螳螂”、“徘徊”等就是叠韵的词。
创业项目群,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,添加 微信:niuben22 备注:小项目!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huanmi.vip/15606.html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huanmi.vip/1560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