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子对效应(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)

什么是惰性电子对效应

所谓惰性电子对效应,就是指当原子的原子序数增大时,电子层数增多时,处于ns2上的两个电子的反应活性减弱,不容易成键,例如碳族元素,C Si Ge Sn Pb ,其中,碳和硅等前几个元素是以正4价化合物稳定性强,而到了后面,铅则是以正2价化合物的稳定性强,这就是惰性电子对效应的一个很好的表现。可以这样来解释这种现象,电子层数越多,越到外层,两个亚层的电子的距离就越远,那么外层的电子就对内层电子形成了一种“保护”效应,使得内层的电子不容易参与成键,所以上面的铅的内层的6s2电子就不容易成键,铅的正二价化合物就比较稳定。

我知道它的表现形式,但是究竟什么是惰性电子对效应?原理是什么?如?

举个例子。铅是+2价稳定,+4价的铅有很强的氧化性,这是由于铅的价电子构形为6s2 6p2,按照电子的填充顺序,应该是先填6s2,再填4f14,可见尽管+4价的铅失去的是6s2电子,但是4f14电子还在6s2电子后填充,所以6s2电子受到了4f14电子的保护(专业术语叫屏蔽作用),很难失去,所以铅+2价最稳定。6s2电子也称为惰性电子对。

同理,第4周期的+6价的硒和+7价的溴都有很强的氧化性,这是由于它们的4S电子受到3d电子的屏蔽作用,所以有很强的氧化性。

创业项目群,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,添加 微信:niuben22  备注:小项目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huanmi.vip/1551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