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宋铜镜(唐宋铜镜在线阅读)

何谓铜镜呢?

镜子,古代叫“鉴”或“照子”,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梳妆照容器,也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独成体系、收藏价值很高的工艺美术品。它不仅反映了古代文化艺术水平、冶炼和装饰工艺水平,而且还是古时人们精神生活的反映。由于当时陪葬时有将铜镜砸碎之风俗,故完整者较少。在古代,铜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系,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。铜镜又是精美的工艺品。它制作精良,形态美观,图纹华丽,铭文丰富,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。

铜镜掉皮是为什?铜镜掉皮是为什么

关于铸镜用锡的目的,在古人看来一是合金致白,二是合金致坚并易于磨拭。这既是古人铸镜配锡的目的,同样也反映了人们对铸镜合金性能的基本要求。这认识与现代技术原理是相符的。我们知道,锡与铜能形成置换固溶体和多种电子化合物,含锡量较低时,合金主要以单相α固溶体形式存在,其质较软、颜色赤黄。含锡量达5%-7%时,合金中开始析出一种以电子化合物为基的固溶体,即δ相,其质硬而且脆,颜色青灰;当合金含锡量达18%至26%时,δ相数量可达60%至80%,此时适合研磨而颜色较白,强度、硬度亦较高。色白,就宜于映像;硬度高,研磨时就不易留下道痕,易于致平致光。大部分战国汉唐镜的含锡量均处于18%至26%,这就是一种较好的成分选择。

创业项目群,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,添加 微信:niuben22  备注:小项目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huanmi.vip/1524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