桩头防水做法图集l13j2道客巴巴(桩头防水做法图集l13j1)

1.总体要求(1)地下室防渗漏细部节点构造是在严格执行《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》(GB50208-2011)和《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》(GB50108-2008)、地下建筑防水构造(图集)(10J301)等规范标准的基础上,统一地下工程防水工程中各重点部位的防水细部做法,达到防止渗漏的目的。

1 . 总体要求

(1)地下室防渗漏细部节点构造是在严格执行《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》(GB50208-2011)和《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》(GB50108-2008)、地下建筑防水构造(图集)(10J301)等规范标准的基础上,统一地下工程防水工程中各重点部位的防水细部做法,达到防止渗漏的目的。

(2)地下防水工程中涉及的混凝土强度等级、抗渗等级、防水做法必须符合设计图纸及规范的要求。

(3)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,宜少留施工缝。当预留施工缝时应遵守下列规定:

a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,应留在高出底板及返梁表面不小于 300mm 的墙体上。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 300mm。

b外墙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地段,宜与变形缝相结合。

(4)施工缝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:

a 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,然后铺设净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、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,再铺 30-50mm 厚同强度水泥砂浆,并应及时浇灌混凝土。

b采用止水钢板时应确保位置准确,并固定牢靠、接口满焊(可操作部位),折边应朝迎水面。

c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铁丝,不得接触模板,用于固定模板的螺栓必须穿过混凝土结构时可采用工具式螺栓,螺栓上应加焊止水环。拆模后将留下的凹槽用密封材料封堵密实,并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抹平。

d 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,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14d。

(5)防水混凝土的冬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:

a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0 C。

b混凝土应采用综合蓄热法、暖棚法、掺化学外加剂等养护方法,不得采用电热法或蒸汽直接加热法。

c环境温度低于0 C时,应采取保温保湿措施。

(6)地下室主体结构底板施工阶段,应保持有效的基坑排水,控制地下水位的上升,规避对防水施工质量的影响。

(7)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未达到标准 100%强度,严禁车辆通行,严禁超设计负荷堆放钢材,周转材料,建筑材料.

(8)防水保护层施工应及时跟进,严格控制施工质量,顶板防水混凝土保护层应设置配筋;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层可采用聚苯板保护,可增加砌体砖墙保护.

(9)顶板回填土施工过程应严格控制回填土的质量及压实系数,严禁回填建筑渣土、污染土;

(10)地下室设计有回填土时,集水坑及电梯井应设置抗渗混凝土反坎。

(11)桩头人工剃凿及清理应规范,应保证桩顶截面的完整性、平整无杂物,桩内钢筋调直捋顺,钢筋表面无残留混凝土。

(12)桩头切除必须严格控制桩头标高,桩头如加长修整应采用同标号抗渗砼浇筑,桩截面修补应采用聚合物砂浆

2 2. . 防水材料选用要求

2.1 不同品种卷材厚度要求

2 .2 涂料防水层厚度要求

2.3 地下室底板一级设防防水层标准做法选用表

2.4 地下室底板二级设防防水层标准做法选用表

2.5 地下室外墙一级防水层标准做法选用表

2.6 地下室外墙二级设防防水层标准做法选用表

2.7 地下室底板及侧墙防水砼结构细部构造标准做法选用表

2.8 地下室底板及侧墙防水施工附加层的规定

2. 9 地下室非种植顶板一、二级防水层标准做法选用表

3 .混凝土反坎设置要求

4.细部节点构造及质量控制关键点

4.1 桩基桩头防水

说明:

1. 桩头预留钢筋根部应加设遇水膨胀止水条,且与钢筋根部贴合紧密;

2. 防水涂料上返桩头钢筋100高。

1. 桩头防水施工前应剔凿松散混凝土,清理干净后,在桩头表面及桩四周250mm范

围内涂刷一道1mm厚水泥渗透结晶防水涂料,涂料厚度应达到要求。

2.桩头防水材料应与底板防水层连为一体。

4.2 筏板抗浮锚杆防水

说明:

1. 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刷前应把锚头凿毛、并清理干净;

2. 防水涂膜上返锚杆钢筋 100 高。

底板砼施工前用遇水膨胀止水条严密包裹每根钢筋根部。

4.3 地下室底板防水

说明:

1. 防水层做法按照地下室底板一级或二级防水层标准做法选用表;

2. 底板下垫层混凝土强度不得小于C15、厚度不小于100mm(软弱地基不小于150mm);

3. 施工缝、后浇带应设置止水钢板;

4. 基层处理剂可采取喷涂法或涂刷法施工,喷、涂应均匀一致、不露底,待表面干燥后,再弹

线完成,方可铺贴卷材;

5. 防水卷材与垫层应空铺或点粘。

1.地下室底板与四周立墙阴阳角、集水坑及电梯基坑的阴阳角等处,应抹成圆滑的弧形,半径不小于50mm。防水基层清理干净。

2.两幅卷材短边和长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(自粘80mm),双层卷材上下两层互相

邻近两幅卷材的接缝应错开1/3-1/2幅宽,两层卷材不应垂直铺贴。

2.4 电梯基坑防水

说明:

1. 电梯基坑地面及侧壁满刷一道 1mm 厚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(推荐做法),高于

基坑上结构面 200mm;

2. 电梯基坑在做防水前如存在渗漏情况,须先对裂缝、渗漏位置进行处理,再做防水

层。

电梯基坑位置防水卷材应搭接严密,避免在卷材接缝处渗水;

2.5 地下外墙及施工缝防水

说明:

1. 地下底板与外墙施工缝,外墙竖向施工缝,底板、顶板、外墙后浇带,临时施工洞口及其

他具备条件的位置按规定设置止水钢板;止水钢板折边必须朝向迎水面;止水钢板应沿施工

缝连续交圈设置;

2. 墙梁板分开浇筑时,在施工缝位置优先选用止水钢板,如不具备采用止水钢板条件,则应

在施工缝位置预留企口,企口位置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;

3. 在施工缝位置外墙迎水面须做一道单组分聚氨酯涂膜防水(或按设计要求)附加层,涂膜

厚度 1.2mm,附加层宽度不小于 500mm;

4. 地下外墙模板对拉螺杆须采用一次性止水螺杆

5. 防水层完成后,应及时用聚苯板保护(聚苯板外侧可砌筑砖墙加强保护)。

1.底板与外墙水平施工缝止水钢板在转弯处应预先折弯;应采用搭接连接,搭接长度≥20mm;止水钢板搭接位置应双面焊接密实;砼浇筑过程中应防止止水钢板移位。

2.地下外墙防水在施工前基层应处理平整、无污染,孔洞应封堵密实,地下外墙阳角应

打磨成不小于10mm圆角;外墙防水卷材应满粘

2.6 地下外墙对拉止水螺栓

说明:

1. ±0.000以下地下室外墙的穿墙螺杆必须采用工具式止水螺杆,中部含有止水片的一次性

止水螺杆;

2. 对拉螺杆须在喇叭口根部截断,严禁平砼墙面截断螺杆或者螺杆突出墙面。

1.穿墙螺杆两端须采用锥形螺母连接,养护结束后需在墙体内外逐个剔除,止水螺杆止水钢片须双面满焊;中间一次性止水螺杆距离孔外墙面大于15mm。

2.预留喇叭口须采用M7.5聚合物水泥砂浆(水泥砂浆添加适量聚合物防水剂)进行封

堵,且不应凸出混凝土表面;螺栓孔外侧建议涂刷1.0mm厚聚氨酯防水涂料,直径100mm。

2.7 地下室后浇带防水

说明:

1. 底板后浇带采取超前止水时,后浇带部位砼加厚250mm以上,两边放坡不大于45度,上部宽度各大出后浇带150mm以上;

2. 底板后浇带下部须设防水附加层,宽度需在后浇带两边各超出 300mm 以上;

3. 底板、外墙、顶板后浇带位置应设置止水钢板,钢板规格 300×3mm;

1.后浇带处支模宜采用快易收口网封堵严密,收口网材质刚度应满足支挡混凝土要求。

2.后浇带浇筑前的施工缝应凿毛、清理干净。

3.后浇带的止水钢板搭接不小于20mm,需双面满焊。止水钢板应固定牢固。

4.顶板后浇带两侧支撑应独立设置,并且禁止早拆,避免产生裂缝。

2.8 地下室后浇带防水(续)

说明:1.此节点做法可提前进行肥槽回填土,且防水层可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实施。

说明:1.此节点做法可提前进行肥槽回填土,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施工速度较快。

说明:1.此节点做法为可提前进行肥槽回填土地下外墙后浇带防水做法。

2.9 地下外墙穿墙套管

刚性穿墙套管

柔性穿墙套管

说明:

1. 穿墙套管应采用带止水翼环的套管式防水构造,止水环与套管应连续满焊;

2. 套管与管道之间的缝隙应用柔性材料(沥青油膏)密实填充,且端面应光滑。

3. 在迎水面一侧,沿套管周边施工防水附加层。防水附加层在套管上长度不小于150mm,在

套管根部外墙周边宽度不小于250mm。管道与套管间应从外侧用沥青麻丝封堵严密,在室内侧顶实密封材料后打密封胶。

4. 结构变形、管道伸缩量较大、有更换要求或在水池位置时,应采用柔性穿墙套管。

2.10 地下外墙群管

说明:

1. 穿墙套管与管道间的缝隙须采用柔性材料(沥青油膏等)填塞密实;

2. 迎水面的穿墙套管与混凝土面接触处用油膏嵌缝;

3. 迎水面的防水附加层须涂刷至套管上;套管应高出墙200mm;

4. 不使用管道必须封堵严密。

1.防水施工前,需先修补管根部混凝土,达到平整密实,然后做防水附加层。

2.为便于施工,管道之间间距应大于150mm以上,以便防水与管道粘贴密实。

2.11 变形缝防水

中埋式止水带变形缝做法

中埋式与可卸式止水带并用做法

说明:

1. 地下结构应尽量少设变形缝,结合后浇带等代替;

2. 变形缝应采取中埋式止水带与外贴防水层(防水卷材、防水涂膜)、嵌缝材料等措施进行

防水;可选用中埋式与可卸式止水带并用的做法。

1.止水带安装应平整、两边埋入必须均匀。止水带应固定牢固,浇砼前必须清洗干净,不得留有泥土杂物,以致影响止水带与砼的粘贴。

2.止水带接缝位置不得设在接缝转角处,

2.12 地下室顶板防水

说明:

1. 防水做法按 4mm 厚 SBS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(聚酯胎聚乙烯膜Ⅱ型)+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举例;

2. 防水层须与基层满粘;

3. 施工缝、后浇带、临时施工洞口等位置按规定设置止水钢板;

1.顶板混凝土必须浇捣密实,原浆压光,并加强化养护,以提高砼的自防水能力;防水基层应

修补平整密实,并清理干净,无浮灰;基层应干燥,含水率小于 9%。

2.推荐采用非固化橡胶沥青+SBS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做法,加强防水层与基层结合,减少窜动

水现象。

2.13 地下外墙防水收头

说明:

1. 地下外墙为卷材防水时,防水上口收口可选择预留凹槽方式或无凹槽方式;

2. 收口处卷材均应设置 50mm 宽防锈金属压条,用水泥钉间距 250mm 固定,防水收头再用沥青油膏嵌缝密实;

3. 防水层在室外地坪上返回 500mm,且需高于室内地面完成面不小于 100mm;

4. 防水施工在外门窗部位标高受限时,防水应在门窗下槛收头,并与门窗框部封严;

1. 混凝土墙面施工时,有条件或设计有要求时,推荐在防水收头位置预留相应凹槽(深度 20mm*高度 80mm);

2. 防水收头压条应为铝合金等不锈金属材质,金属压条厚度不小于 2mm,宽度不小

于 50mm,用钢钉固定(间距不大于250mm)。

3. 防水收头处封嵌沥青油膏;

1. 在地下外墙采光井等有檐口位置防水收口处应做压条,压条要求见收口做法一;

2. 压条处应封嵌沥青油膏密封;

创业项目群,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,添加 微信:niuben22  备注:小项目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huanmi.vip/14486.html